烫画和丝网印刷哪个牢固?

2025-09-14

丝网印刷与烫画在服装印花牢固度上的对比及选择建议

在服装印花领域,烫画和丝网印刷的牢固度需结合工艺类型、面料材质、使用场景综合判断,二者没有绝对的 谁更牢固,但在核心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劣。以下从牢固度关键维度(耐洗性、耐摩擦性、耐环境性)展开对比,并总结不同需求下的选择建议:

未标题-2.jpg


一、核心维度:烫画 vs 丝网印刷 牢固度对比

1. 耐洗性:丝网印刷(尤其胶浆 / 油浆)更优

耐洗性是 牢固度最核心的指标,直接决定服装印花的使用寿命,二者差异主要源于墨层与面料的结合方式

• 丝网印刷:油墨通过网版直接渗透 / 附着在面料纤维上,经高温固化后,墨层与面料纤维 物理结合 + 化学固化,附着力更强。

◦ 若采用胶浆丝网印(主流工艺),深色面料常用的 白墨基底 + 彩色胶浆组合,正常洗涤(冷水、翻面洗、无漂白)可耐受 50-80 次,甚至超过服装本身的穿着寿命;

◦ 即使是轻薄的水浆丝网印,耐洗性也能达到 30-50 次,且墨层会随面料轻微形变,不易开裂。

• 烫画:依赖 热熔胶层将图案载体(PET 膜、转印纸)与面料粘合,本质是 物理粘贴,而非油墨与纤维的融合。

◦ 普通冷撕 / 热撕烫画(如柯式烫画、升华烫画):热熔胶层在反复洗涤中易老化、脱落,尤其遇高温洗涤(>40℃)或强力搓揉时,边缘可能起翘,耐洗性通常仅 20-40 次;

◦ 高端烫画(如高弹烫画、植绒烫画) :通过改良胶层弹性,耐洗性可提升至 40-60 次,但仍无法媲美丝网印刷的 纤维级附着

2. 耐摩擦性:丝网印刷更抗造

日常穿着中,印花部位难免与衣物、桌面、背包等摩擦,耐摩擦性决定 是否容易掉色、掉皮

• 丝网印刷:墨层与面料纤维深度结合,表面无明显 粘贴层,干摩擦(如日常穿着摩擦)几乎不掉色,湿摩擦(如出汗后摩擦)也仅轻微掉色,符合服装行业 “4 级以上耐摩擦标准(国标 GB/T 3920)。

• 烫画:图案表面有一层热熔胶 / 载体膜,摩擦时相当于 胶层与外界接触”—— 普通烫画干摩擦 50 次后可能出现 图案磨损发白,湿摩擦后更容易出现胶层剥落,尤其在袖口、胸前等高频摩擦部位,损耗更明显。

3. 耐环境性:丝网印刷适应场景更广

面对温度变化、面料拉伸等环境因素,二者的 抗损耗能力差异显著:

• 丝网印刷:墨层随面料纤维同步形变,弹性较好(尤其添加了弹性剂的胶浆),即使是针织面料(如卫衣、T 恤)反复拉伸,也不易开裂;且耐高低温性强,-10℃50℃环境下,墨层稳定性无明显变化。

• 烫画:热熔胶层有 低温变硬、高温变软的特性 —— 低温环境下(如冬季户外),胶层易变脆,面料拉伸时可能出现 图案开裂;高温环境下(如暴晒、熨烫),胶层可能融化粘连,导致图案变形。

二、关键影响因素:这些细节会改变牢固度

无论选择哪种工艺,以下 3 个因素会直接影响最终牢固度,需重点关注:

1. 面料适配性

◦ 丝网印刷:兼容棉、化纤、混纺等几乎所有面料,尤其适合棉类(油墨渗透性更好);

◦ 烫画:更适合平整、无弹性的面料(如纯棉 T 恤、帆布包),若用于高弹性面料(如莱卡运动服),胶层易因拉伸断裂,牢固度大幅下降。

1. 工艺细节把控

◦ 丝网印刷:若固化温度不足(<130℃)或时间不够(<5 分钟),墨层未完全固化,牢固度会打折扣;

◦ 烫画:若烫印温度过低(<150℃)、压力不足或时间过短,热熔胶未充分融化,会直接导致 图案粘不牢、洗一次就掉

1. 后期保养方式

两种工艺的牢固度都受保养影响 —— 若长期高温洗涤(>50℃)、暴晒或用硬毛刷直接搓洗印花部位,都会加速损耗;正确方式是 冷水翻面洗、自然晾干、避免熨烫印花面,可延长 50% 以上的使用寿命。

三、结论:不同需求下的选择建议

1. 优先选丝网印刷的场景

◦ 大批量生产(如企业工装、品牌基础款 T 恤):需长期穿着、高频洗涤,追求 耐用性>美观性

◦ 高频摩擦部位(如袖口 logo、工装口袋印花):耐摩擦性要求高,避免日常穿着中快速损耗;

◦ 高弹性面料(如运动卫衣、童装):需墨层随面料形变,防止开裂。

1. 优先选烫画的场景

◦ 小批量定制(如活动文化衫、个人 DIY):图案复杂(如照片级、渐变),且无需长期穿着(寿命 1-2 年足够);

◦ 临时使用需求(如展会工作人员服装、短期促销服):成本低、制作快,对耐用性要求不高;

◦ 特殊效果图案(如反光烫画、夜光烫画):丝网印刷难以实现的 功能性图案,优先选烫画。

简言之,若追求 长期牢固、耐用抗造,丝网印刷是更稳妥的选择;若侧重 小批量快速定制、特殊视觉效果,烫画则更灵活 —— 最终需结合 使用周期、生产数量、面料类型三者平衡决策。


加入收藏
Tags: 烫画 丝网印刷